海南特色产业: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解码海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这一重要论述为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指明了科学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美丽的海南岛位于祖国南端,独特的热带季风气候,让这里夏无酷热,冬无严寒,充足的光照使植物光合潜力高。海南岛还拥有约2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海岸线总长1900多公里,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也十分丰富。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使海南成为大自然的宠儿,拥有了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特色产业的先天优势,海南干部群众以总书记重要论述为指引,锐意创新,走出了一条发展特色产业联农带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海南路径。
2020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发布引起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人们的眼睛热切地盯着这颗镶嵌在中国南海的明珠,期待着海南岛在国家宏阔规划下的再次辉煌。海南干部群众更是斗志昂扬,铆足了劲要让家乡建设更上一层楼。
“自贸港建设是国家给我们海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次历史机遇,我们下决心要紧紧抓住。落实到我们农口就是要解放思想,敢打硬仗,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三亚市育才生态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朱楠说起四年前的产业转型依旧很是兴奋,“2020年以前,我们主要发展芒果产业。实话实说,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地都盛产芒果,且各有特色,我们的芒果做得再好,也不过与人家平分秋色,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我们就想着怎么才能做到‘人无我有’呢?我们就盯上了榴莲!”
今年,三亚市育才生态区榴莲基地的“试验田”终于成为“丰收田”,实现了国产榴莲“从0到1”的突破。
榴莲,主产于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因其独特的气味和口感,令无数饕餮客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因此被誉为“水果皇帝”。近10年来,中国进口榴莲连年攀升,仅2023年中国进口新鲜榴莲就超142万吨,进口量同比增长72.87%,市场规模达78.2亿美元。
巨大的市场令人心动,国内也一直有人试图在海南引种这棵“摇钱树”。但是海南岛虽然地处热带,全年温差却远远大于几个榴莲主产国,包括降雨分布不均匀等客观条件都大大制约了对生长条件要求极其苛刻的榴莲,人们引种的榴莲要么结果品质差,无法形成商业价值,要么干脆不结果。
无独有偶,海南省鸿翔农业集团优旗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彦辉也盯上了榴莲。在种植榴莲之前,冯彦辉的主业是搞玉米种子的培育销售,在种质培育方面有几十项国家专利,自主研发科技团队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在国内玉米种子销售市场排名前列,业务做得风生水起。“自贸港政策的出台让我们看好海南未来的发展,就来到这片热土寻求投资机会。我们最开始在保亭的红毛丹基地试种了40株榴莲,成功结果。2021年,我们来到三亚市育才区建设中国第一个上规模的榴莲基地,受到区政府的热忱欢迎。区政府为我们建设了水路电网等配套措施,并为我们解决了用地、用工等一系列问题,为我们提供周到细致的‘保姆式’服务。”
朱楠说,“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扶持这个产业,鼓励企业联农带农。我们以‘资金合作+资产合作’的方式和企业进行利益联结,并联合保险公司专门设计了‘榴莲保险’,政府用产业扶持资金补贴60%的保险费,企业或种植农户支付剩下的40%,为产业发展托底。我们要求企业必须联农带农,要让越来越多的农民‘都想种,都能种,都会种’。目前看,榴莲产业发展势态良好,在企业带动下,农户自己种植榴莲已经有1000多亩。”
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让冯彦辉信心倍增,他邀请了国内外的专家对榴莲种植的条件进行调查及科学评估论证后,决定通过科技集成应用,首次尝试在海南北纬18度以南地区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种植榴莲,三亚市育才生态区的优旗“大嘴鸟”(自有品牌)榴莲基地很快建立起来。
自2021年以来,在当地政府指导帮助下,公司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规模化种植攻关,根据三亚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土壤配方特点,不断完善种植模式、种植技术,一个又一个难题迎刃而解,2023年,榴莲基地的种植面积超过1.2万亩,并首次实现百万吨果实规模化上市,这片国产榴莲的“试验田”终于成为“丰收田”,实现了国产榴莲“从0到1”的突破。
“大嘴鸟”榴莲产销两旺的势头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也带动了海南多地农户和企业种植榴莲达4万亩,将“新奇特优”热带水果变为乡村振兴的“黄金果”。记者在优旗榴莲基地附近的那会村见到了该村榴莲种植大户邓其昌。“我种了150亩榴莲,今年结了1600多个果子,我卖60块钱一斤,挣了30多万元。”
当记者对邓其昌的收入表示惊叹时,他颇为得意地说:“这才是第一年,明年肯定能过百万。加上我跟优旗基地学的凤梨套种,还能挣不少!”说到优旗的带动,他说,“公司经常会请专家给我们上课,我们有任何技术上的难题,公司都积极帮助解答解决,一点也没保留。我们农民都勤劳,只要选对了产业,跟对了带头人,肯定能挣上钱!说来说去,最该感谢的还是政府,号召我们产业转型,你看我那些芒果树都砍了。”
据三亚市育才生态区农业农村局统计,“大嘴鸟”榴莲品牌2020年至2023年在海南省累计带动农户3150户,种植面积累计12833亩,其中在三亚市累计种植9000亩。帮助农户获得经济收益达2574.6万元,平均每户年收入8173元,其中,2023年人均增收10114元,为当地农户提高家庭收入起到了强大的带动支撑作用。
产业兴,乡村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千千万万个乡镇都在千方百计地寻求“一镇一品”的产业发展路径。海南省儋州市光村镇在一条小虫子上找到了机会。
这条小虫子叫沙虫,喜欢生活在海边的沙滩上,在沙滩上打洞,以吞噬微生物为生。记者在光村湾实业有限公司的沙虫养殖基地看到了工人刚刚捕捉上来的沙虫。这些长10—20厘米的白色虫子,肉乎乎软乎乎,并没有很多海洋生物具有的美丽外表。但这看上去平谈无奇的沙虫,却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丰富,食用及医用价值极高。这是当初光村镇选择发展沙虫产业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光村镇所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是沙虫生活、繁育的“天堂”。
拿海南光村湾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村湾)沙虫养殖基地负责人王博文的话说:“我们这儿养殖沙虫的自然条件是全国最好的,其他地方比不了。所以在沙虫养殖这个行当,尤其是虫苗繁育这块儿,全中国我们要说自己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
王博文是光村镇屯积村本乡本土人,他聪明能干,爱琢磨事,也能吃苦,一直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2007年,一直从事海虾养殖的王博文感到海虾养殖门槛太低,竞争激烈,市场不稳定,就另辟蹊径把目光投向了当地农民常吃的沙虫。当时的人们认为沙虫只能自然生长 ,产量不大,根本没有什么产业价值。但王博文说“要干就干别人没干过的,稀缺性才是产品卖出好价钱的重要条件”。
今年10月,又到沙虫收获季,张秀农(前左)和王博文(前右)正在分享丰收的喜悦。
王博文陆续投入资金,建起了沙虫养殖基地。第二年就挣到了钱,这大大鼓励了王博文,也引起了附近村民的热切关注,村民纷纷加入了王博文的团队。2016年进入脱贫攻坚期,王博文的沙虫养殖基地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成为当地最重要的扶贫产业。公司采取“苗种供应+示范养殖技术指导+产品回收”经营管理模式,带动附近几个村子的村民利用滩涂参与沙虫养殖,当年基地产值便达到700多万。通过发展光村镇沙虫养殖产业,进一步形成产业化、规模化、扩大带动效益,光村镇逐步形成“一镇一品”的产业布局。
进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阶段,为增强沙虫养殖的组织化与专业化程度,最大限度联农带农,光村镇组织农户成立合作社,申请了3750亩海域使用权,用于沙虫养殖项目。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产品回收”这一利益联结模式,光村湾目前已经辐射带动6个沿海村2890户农户增收。
据统计,滩涂养殖一亩地大概能收获300—400斤鲜沙虫,陆上养殖则能收获600—800斤。“以前,有些专家说,沙虫只能在海里生长,生长模式很难改变。我不信邪,通过模拟生态技术,2015年成功把沙虫养殖从海边滩涂迁移到陆上基地。”王博文带领记者来到基地的陆上沙虫池,只见一些工人正在沙池里忙着捞沙虫,“鲜沙虫一斤的价格为60—65元,干沙虫的价格能卖到上千元一斤,滩涂养殖和陆上基地养殖的利润分别可达每亩1.3万元和5万元。搞产业就得干别人干不了,不敢干的,所谓‘蝎子粑粑毒(独)一份’嘛!”王博文的语气充满自豪。
光村镇干部群众敢想敢干,把沙虫养殖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如今光村湾已成为海南省龙头企业,有3500多亩的滩涂沙虫基地,以及1000亩的陆上养殖基地,此外还有一个5000多立方米水体的沙虫种苗培育基地。今年预计实现产值3000万元,明年预计实现产值7000万元。
“我们在沙虫产业链上建立了紧密的联农带农机制,从2018年至今,我们投入产业资金总计1634.07万元,分红款总计303.5193万元,应该说这个收益还是比较高的。村民还可以加入合作社养殖沙虫挣钱,也可以进入基地务工挣工资。目前,在光村湾稳定就业的村民有56人,其中脱贫户11人,技术工种月薪7000—8000元,非技术岗位月薪3500—4000元,另外还有200多名零工。”王博文说。
记者在沙虫池边遇到了正在打捞沙虫的张秀农大爷。张大爷戴一顶海南地区特有的盆式草帽,裸露在外面的胳膊和腿呈现出健康的黑红色,随着劳作的动作,双臂和小腿显现出明显的肌肉线条,看上去十分健壮。攀谈中,张大爷告诉记者,自己已经74岁了,这让记者颇感意外,打趣问到:“大爷,别人74岁都要拄拐杖了,您怎么还像个小伙子一般?您有什么保养秘籍呀?”张大爷笑得十分爽朗,“我的保养秘籍就是多干活多挣钱,挣到钱了开心哦,哈哈哈……”
老人的笑声热烈而响亮,有极强的感染力,周围的人都跟着他笑了起来,并啧啧赞叹着。老人又告诉记者,他在这里每个月能挣5000元。“这都得感谢政府的政策好,我们农民只要肯好好干,都能过上好日子!”
中国香文化发源于先秦,薪火相传至今,传承的不仅是香的使用,更是民族的文化自信。沉香位居中国“沉檀龙麝”四大香之首,又被誉为香中之王,木中之钻,有极高的商业价值。由于地理条件的特殊性,海南是全球优质沉香的主产地。早在本世纪初,海南省政府就规划了将“沉香”打造为海南“第四棵树”(四棵树即椰子树、橡胶树、槟榔树、沉香树)重点支柱产业的战略部署。
近年来,海南省儋州市紧紧抓住大自然赋予的这一珍稀禀赋,在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的大力支持下,大力发展沉香产业,在南丰镇建设沉香产业小镇,招引一批从事沉香产业的经营主体,打造从种植、加工、品牌建设,到销售、文旅的沉香全产业链条,让这一古老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走进儋州市南丰沉香产业小镇的主体企业——海南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那大沉香)的种植基地,举目四望,漫山遍野种满了郁郁葱葱的沉香树。这家企业于2006年被当地政府招引到儋州,陆续流转了750亩土地,投入8000万元,用于发展沉香产业,并建立那大沉香研究院(海南)有限公司,负责二产、三产发展。
在那大沉香的加工车间里,记者看到三三两两的工人或是在手工采香,或是在半手工化制作香串、盘香、线香,记者也看到一些先进的机器设备在提取香精。在公司的产品展示中心,记者看到从传统的盘香、线香到入口的药、茶,再到精油、全套沉香助眠枕等保健用品,从市场宠儿手串、挂件到款式新颖的戒指、耳坠,再到面膜等洗护用品,那大沉香的产品琳琅满目且价格不菲。公司负责人闫斌向记者介绍:“我们从2006年开始在儋州试种白木沉香,尝试沉香制品的研制与开发,脱贫攻坚战以后,开始大量种植嫁接奇楠沉香,现已种植15万株奇楠沉香,部分树木已经完成造香、结香、采香全过程,所产奇楠香品质优良。公司采用‘农业产业工业化’的管理模式,对每一株奇楠香树苗进行精准化管理,以保障每一株树的结香品质和产量。公司现有42项实用新型专利,两项发明专利。2023年基地沉香产品销售额超千万元,今年销售额预计会超3000万元。”
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那大沉香在自我发展的同时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致富,与当地农民合作建立沉香专业合作社。为发挥农民种植优势,项目以联农带农为先导,通过沉香产业小镇建设,辐射带动油文村、油麻村等当地农民积极参与沉香种植,在南丰镇政府的领导下,建立“企业+订单+合作社+保护价+技术指导”的带动机制,在确保参与合作社农民所种植沉香的产量和质量的同时,也确保产出的沉香有销路、农民有收入。截至今年10月底,那大沉香已向南丰镇109户农户免费发放17.5万棵奇楠沉香苗,价值约500万元。不仅给农户发放沉香苗,那大沉香还承诺全程免费提供种植、维护、造香、采香等技术培训服务,保障农户的奇楠香苗种得活、能产香、有收益。
儋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何寿年告诉记者:“南丰镇所属几个村子分两次把衔接资金投入到那大沉香,总计1100多万元,两年获得分红70余万元。儋州坚持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农民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打造三产融合的特色沉香产业小镇,以产业振兴推进乡村振兴。”
附近村民对南丰沉香小镇联动带农机制感受更深的是就业渠道的不断拓展。乡村振兴以来,在那大种植基地打零工的村民有2万多人次,获得务工收入350余万元,50多名村民和企业签订了固定劳动合同,共获得600余万元的工资收入。
林日忠就是其中一个。林日忠是公司所在地南丰镇油文村村民,早几年因为两个孩子还小,加上有患病老人要赡养,林日忠夫妇没法外出务工,只能守着一点薄地过活,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在脱贫攻坚战期间被识别为贫困户。2019年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林日忠进入那大沉香务工,当年即脱贫。林日忠在公司工作已经整6年,由于工作努力,得到公司高度认可,现任公司生产部经理,月薪6000多元,且有五险一金。
儋州市南丰镇油文村村民林日忠(左)正在那大沉香基地采香。
记者见到林日忠时他正在忙着采香,从他那娴熟的动作和与人沟通时轻松的语气中,记者感受到了他的自信和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及发自内心的自豪感。林日忠告诉记者:“我特别认同政府搞的这个产业,我能够就近就业,还依托公司和妻子一道兼顾家里自种沉香,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随公司发展实现了个人发展。目前收入稳定,供两个孩子读书一点压力都没有。”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造香、采香及加工的人力需求量肯定会越来越大,我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村民参与到我们的事业中,加入合作社,加入沉香种植生产,南丰镇将逐渐建设成为具有显著地域产业特色的沉香小镇、中国沉香之乡。”何寿年带领记者行走在沉香产业基地里,兴致勃勃地描绘着产业发展愿景,他的眼睛闪动着希望的光芒。
采访结束时,正值太阳落山,金红色的余晖铺满浩瀚无垠的大海,天海之间满屏耀眼的金红,那般灿烂,那般壮丽。海南之美具有鲜明的独特性,智慧勤劳的海南干部群众正在依托这不可复制的独特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创造美好生活。